7月7日下午,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曾润喜教授为2025“网络与新媒体”讲习班全体学员作题为“在智能传播与治理之间徘徊”的专题讲座。讲座由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谌知翼老师主持。
曾润喜教授提出,在当今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社会结构、政府治理以及政策传播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在传统社会结构中,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相对明确,如今这种关系逐渐被打破。技术的进化不仅改变了社会的运行方式,也使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呈现出多种可能性,同时也对政治治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曾润喜教授聚焦“数字政府传播”概念,系统梳理从传统“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再到未来的沟通型政府的转型路径。在新的数字环境下,政府需要改变“重治理轻传播”的理念,重视治理与传播双重效能的提升,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曾润喜教授认为,在当前数字政府的建设中,“治理”与“传播”两大核心内容的发展并不均衡——公共管理学多关注数字政府治理,而新闻传播学则较少涉及数字政府传播问题,因此,亟需在学界形成数字政府传播概念共识,并通过跨学科合作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
针对政策传播中的现实难题,曾润喜教授创新性地提出了“政策茧房”概念,即公众在海量政策信息面前,基于自身利益和偏好,对政策信息进行选择性注意和认知,从而产生有限或不准确认知的状态。与“信息茧房”不同,“政策茧房”不仅涉及信息接触层面,还包含对政策的认知与评价。曾润喜教授强调,政策信息具有公共性和价值性,是一种稀缺的政治资源,公众对政策的认知偏差可能导致政策传播的失效,甚至引发社会舆论的误解与不满。因此,如何打破“政策茧房”,提升政策传播效能,是当前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谌知翼老师总结指出,曾润喜教授高度凝练地介绍并分享了研究团队在智能传播与治理领域的新发现和新成果,为学员们开启了研究的新思路。
文字:徐思凡
图片:洪瑞